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美国近来为何频频吹风希望安排官员访华?中国专家分析原因

来源: 最后更新:23-04-12 09:11:30

导读:专家分析美为何频吹风希望官员访华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多国政要密集访华,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之下,美国政府也频频吹风,表达出多名政府官员尤其是经贸官员访华的明显意愿。

根据路透社11日的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当地时间10日举行的白宫新闻简报会上表示,美国正与中国就安排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可能的访华进行沟通。约翰·柯比还说,美国渴望让两国关系有一个更好的基础。《华尔街日报》11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财政部的一名高级官员近日已到访北京,表明尽管美中两国近来关系紧张,但外交往来仍在继续。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资料图

美国财政部这名高级官员到访中国成行于耶伦数次表达访华意愿之后。而在雷蒙多多次表达访华的想法之后,美国媒体CNBC7日也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商务部长中国问题高级顾问伊丽莎白·伊考诺米等多名商务部的高级官员将于本周访问北京和上海,为雷蒙多今年晚些时候可能的访华行程打下基础。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资料图

对于美国两主要经济部门官员的访华打算,中方此前已经表达了开放和欢迎的态度。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月9日表示,中美双方保持正常沟通非常重要,中方对耶伦希望访华持欢迎态度。中国商务部美大司负责人3月8日表示,中美双方商务部门保持对话沟通十分重要,对雷蒙多希望访华持开放态度。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李永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已公开的信息显示,美方正在铺垫美国官员访华的积极氛围。李永认为,“此前中方已经表达了开放欢迎态度,如果美国官员本着与中国精诚合作的态度,我想其访华有很大概率成行。”

自2021年6月,耶伦已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进行了三次通话,并于今年1月18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但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的主要经贸官员还未访华。对于耶伦和雷蒙多积极访华意愿,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美国经贸团队在积极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同时美国也有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中国进行协商沟通,并在某些领域达成合作的客观需求。

李永表示,“美国40多年以来最高的通胀水平、为抑制通胀激进加息导致的银行危机以及为预防美国政府停摆提高债务上限和近来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的问题上,美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需要协调中国的态度,我认为这是美国官员打算来访中国的主要原因。”



中美国旗 资料图

何伟文表示,眼下美国金融系统因为美联储激进加息正遭遇严重冲击,中美需要协调金融政策,避免美国金融风险外溢;另外,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美国处于加息中,中国则在降息,中美也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与协调,以实现两国经济平稳发展。

3月2日,雷蒙多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表露过她打算访华的目的。雷蒙多说,拜登政府希望在对美国有利的情况下与中国交涉,包含商业、外交等领域,这旨在“缓和局势,这也是我们在与中国的关系里所想要的,而非以任何方式(使冲突)升级”。归纳耶伦此前数次与刘鹤通话所涉及的话题,中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问题等都是重要的议题。

不过,301关税、对华高科技企业的出口限制等一系列对华打压政策下,美国让中美经贸关系遭遇重重困难。上个月在雷蒙多表达访华想法时,美国商务部再度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更多的中国企业拉入“实体清单”进行出口管制。美媒评述雷蒙多潜在访华的实现可能存在风险。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拜登政府很难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改变立场,但是希望中美双方强化沟通,重启中美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进一步把控中美经贸关系的风险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4月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当前中美关系遭遇困难,责任不在中方。汪文斌认为,美方应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停止一边声称要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一边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kidbbs.com/news/jiaodian/38676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儿童乐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22048号-9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kidbbs.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