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6-04 06:04:13
要理解这句话,先了解说这句话或者说作《道德经》这本书的作者老子的思想主张。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依道而动,顺其自然”。“道”这个词是老子的独创,这是他比孔子还要高明的地方,孔子提出“天地人”三个层次,老子却比孔子多提出了一个“道”,这就是为何孔子向老子请教求学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个“道”超越了天地人三个层次,凌驾于万物之上却又蕴藏在万物的本质当中,是宇宙的本源与世界的核心,老子认为,世界的运转都是依照这个“道”在进行的,因此人也必须依道而动,不能与之作对,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样是这个道理,人最终要顺应的不是“地”,而是“道”。而人顺应“道”的最佳方式就是“无为”,也就是不要随意去揣测“道”的本意,不要过分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干涉“道”,要顺其自然,才能无为而治。
这些是老子思想的部分主张。必须在了解这些主张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回答关于老子的问题。回到刚才的问题,《道德经》中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提问者可能是笔误)该作何解呢?
1.既然老子承认“道”的存在。而“狂风不会整天在刮,大雨也不会没有终止的时候”这本身是符合“道”的,而“飘风”与“骤雨”都是具有危害性的事物。可隐喻为挫折与困难。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他意在告诉我们要明白困难只是一时的,总会过去的,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一切,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产生挫败感,这是少数说。
2.另一个角度要从全文来看,全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教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子意在强调所谓的飘风与骤雨都是一时的,即使他们来势汹汹,但终究脱离不了“道”的范畴,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人只能“依道而动”,只能顺应着“道”潜心修行,才能得到“道”的内在支持,才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不抱憾终生。
标签: [db:关键词]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 吓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