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9-12 00:00:15
孩子“没兴趣了”怎么办?
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以学钢琴为例,孩子一开始对弹钢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长支持孩子的兴趣,安排孩子去学钢琴;然而,一个月后,孩子对钢琴突然“没兴趣了”,提出不想再学了。
这个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分析孩子为什么突然“没兴趣了”。
儿童一开始对弹钢琴本身感兴趣,是一种直接兴趣,其弹钢琴的过程就是目的。而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儿童不再满足于使钢琴发出声音,想要弹出优美动人的钢琴曲,这就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目的,直接兴趣变成了间接兴趣,困难也随之产生。一些儿童畏惧困难,不愿意付出努力,就表现出“没兴趣了”。
其次,家长要正确理解兴趣与努力的关系。
一些家长认为要“尊重儿童的兴趣”,顺应孩子的要求放弃努力。在这种放任的方式下,儿童很可能陷入“萌生兴趣”与“丧失兴趣”的恶性循环中。兴趣成了没有地位的短暂的活动,对儿童的生长无益。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努力就是迎头赶上,强迫孩子不顾一切地去克服困难。这种盲目的努力反倒会加剧儿童“没兴趣”的状态,对儿童发展也无助益。
事实上,兴趣和努力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统一在儿童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的过程中的。家长应该引导儿童回溯兴趣、做出选择,或者付出努力、增强兴趣。其中的关键是,激发儿童的自主选择。
再其次,通过价值澄清引导儿童自主选择。
在儿童面对困难想要放弃弹钢琴时,家长应与儿童进行教育对话,引导儿童重新思考自己学习弹钢琴的行为,使儿童对自己的兴趣产生清醒深刻的认识,使他们的兴趣从感性、模糊的自发状态变为理性的自觉状态。
例如,儿童要考虑:“我一开始为什么要学钢琴?是我自己想要学的吗?”“弹钢琴这件事值得我花这么多时间吗?”“我为什么想要放弃?真的不感兴趣了吗?”“如果放弃,我会后悔吗?”“如果继续学,我能不能坚持下去?”
在对话过程中,家长在尊重儿童意见的同时,还应引导儿童审慎考虑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例如,在儿童选择放弃时,家长可以追问:“你为了战胜困难做出过最大的努力吗?”“真的一点也不想弹出动人的钢琴曲了吗?”
价值澄清后,儿童仍然没有冲动去学习钢琴,那就说明这不是儿童“真正的兴趣”。家长再让儿童继续学习便是勉强,学钢琴便成了外在于儿童的事情,强制的方法会使儿童外在符合要求而内在抗拒,儿童自然也不会获得生长与发展。
如果儿童最终选择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家长也不能高枕无忧,而应该更加密切地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与状态,帮助儿童选择适宜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克服学习困难。
兴趣是儿童生长迫切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活动。在主观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外在学习条件、环境与活动安排就显得格外重要。
学不学钢琴是教育对话要决定的,而渗透在教育对话中的是儿童的自我负责与管理。
清新区60岁以上新冠疫苗接种点 清新区60岁以上新冠疫苗接种点在那里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即日起,清新区全面开放60岁及以
英德市12-17岁人群开始新冠疫苗接种(英德市新冠疫苗接种点) 英德禁止大型货运车辆在大站镇部分道路通行通告 农村社保怎么办 农村社保怎么办理 清远市是否有三年内毕业生就业租房补贴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