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4-24 15:01:41
只有把孩子当人养,让他学习自理、学习自己思考、学习自己做决定,把他当成个独立的、有尊严、可以行使权利的人一样去养,孩子才会长成正常的、有血有肉的、可爱的、有感情、懂感恩的人。
六岁的大旭大大的让我刮目相看了一回。
昨天晚饭后,她照例给我们分享她的幼儿园生活。她在幼儿园有两个相好的小女同学,她们自己封为“姐妹三人组”。大旭的大部分幼儿园生活,都跟这两个小女生有关。
据大旭讲,她白天给两个小姐妹分享了“生孩子的故事”!用大旭的话说:把她们两个快吓死了,她们不知道原来生孩子有这样疼……
大旭饶有兴致地说开了:“生孩子这事,分为两种,一种是打麻药的,一种是不打麻药的(天啊,当时听完这句话我都倒抽了一口气)。”继续听她细细讲来,才知道,原来她说的两种都是剖腹产。“打麻药的,就从后背脊梁骨那儿把麻药注射进去(真不知道都从哪听来的),打麻药很疼,你想想,用针刺到你骨头里……”
“不打麻药的呢?就让医生叔叔生生的用刀子割开肚子,把孩子取出来,血流的到处都是……一个医生抱孩子去洗澡,另一个医生再把伤口缝上……”。大旭描述时,绘声绘色,极尽痛苦之情,我都听呆了……
还好,她所知道的生孩子,除了血腥和痛苦,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我松了一口气,问她从哪听来的,她答:“我本身就知道。”
讲完“生孩子的故事”,大旭津津自得,表示明天还要给小姐妹们讲讲“发育”的故事!
如果说生孩子的故事让我很吃惊,这“发育”的故事更是让我喘不上气来了,我感觉我脸部的肌肉都抽动了。
我又试探她:“要不你先给我讲讲……”
大旭附在我耳朵边说:“不能让爸爸听见。”我表示可以,回头支使她爸:“你戴上耳机看视频去”,她爸乖乖坐到了电脑桌旁。
然后大旭又讲起来了,先给我讲了“乳房的故事”,告诉我:“女孩子会慢慢长大,成长的过程中,乳房就慢慢鼓起来了,当乳房刚开始发育时,会有点疼,这时不能让别人碰你,还得让妈妈给你买合适的胸罩……”
“乳房开始没有奶水,只有生了孩子才有奶水呢,那是小宝宝最好的食物”——讲到这,大旭又插话:“刚生了我,你都不知道喂我吃奶,饿得我哇哇哭,真是个傻妈妈……”
接着她继续讲“例假”的故事,当然,她讲得很文雅:“当女生长大到十一、二岁,在自己小内裤发现有红红的东西时,就要告诉妈妈。让妈妈给自己准备卫生用品,例假期要注意保护身体,不能着凉,不能游泳,如果不舒服还可以跟老师申请不上体育课……”
大旭讲得又通俗又科普,这些比较难以启齿的话题,她居然讲得有趣又温暖,因为讲述基调是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的自我保护。
听大旭讲完,我和老公都惊呆了,大旭爸根本就没戴耳机,他一直在听宝贝闺女讲呢。
还不等我插嘴,大旭爸就问:“大旭,谁告诉你这么多的?”因为,我俩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保守父母,这些不太容易启齿的事情,我们绝不会这么早告诉大旭。
谁知,大旭又坦然又自豪地说:“我从书上看的!你忘了妈妈,上次咱们去图书馆,有一本《女孩儿的秘密》,那上边写的。”
经她提醒,我忽然记起那本书。当时我对那本书还比较敏感,大旭想要看时,我还先提前拿过来,审核了一下书的内容。
没料到,大旭看过后就记住了,还用她自己的语言讲得这么绘声绘色……
我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好是坏。对女孩儿来讲,早早知道身体的秘密,并懂得一些防护知识,大概也不坏吧。不管怎么样,孩子自己从书中看到了,作为家长我们也没办法阻拦。
自从孩子能自主阅读后,她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感兴趣。喜欢阅读是好事,但我心依然惶惶然,我生怕她从书中看到许多这么小孩子不宜多接触的东西。
即使是经典作品,也免不了有许多儿童不宜的情节描述。比如《天方夜谭》,也称《一千零一夜》,开篇就有许多儿童不宜的描述。并且,几乎所有的名家作品,都会有类似情节。
既然抹不掉,不如坦然接受吧。
昨天早饭,我看大旭捏着兰花指吃鸡蛋,忽然觉得我快不认识她了。兰花指捏着东西吃,这绝不是我的做派。而我的大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外面的东西和书中的世界所影响,在她成长的路上,她学习一切,探索一切,她的触角之深之广,已经越过了我能全部帮她过滤的范围。
成长的路,大概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吧。总会有一些东西,要孩子自己用试错再试错的方式去层层蜕掉那些幼稚和青涩。
面对孩子的快速成长,家长们不免惶恐、震惊,继而想要探寻孩子的心理,再而想要控制孩子。
前两天浏览新闻,被一则新闻攫住了眼球:《留美北大生写1.5万字长信与父母决裂》,这则新闻的关键字是“留美北大生”、“高考状元”、“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句句惊心。
化名王猛的尖子生,前半生一路开挂,从小成绩就数一数二,而他拉黑父母,和父母决裂,却因为从小父母对他“关爱过度”。据王猛描述:
“从小到大,他的吃穿住行都是父母说了算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性,在小时候他由于父母严控只让他好好学习,所以其它事情全都包办,导致他小时候连鸡蛋都不会剥,而这成了亲戚甚至同学的嘲笑话题。”
“高中毕业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父母的拒绝。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也因社交障碍很难与人交往。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在离家前,父母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而王猛的父母却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老是揪住过去不放。在他们看来,事事帮孩子做决定,是为了帮孩子做选择,为他过滤环境,保证孩子成长环境的单纯。
网络上,指责父母的声音有,谴责王猛的呼声也很多。但我却觉得王猛自爆的那些性格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父母占绝大部分的责任。
不尊重孩子、过分干涉孩子,把孩子的思想、行为甚至人生当成制式发展模式来设计,无疑扭曲了一个生命的天性,破坏了他自然成长的规律。
花朵那么娇嫩,它应该在温室被保护,可终有一天,花朵会冲出温床的,外面的风吹雨打,它还能适应么?!
包办孩子、剥夺孩子成长的试错机会,说到底,还是不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剥夺了孩子的精神发育期,却要在他生理年龄成熟时,有着和身体匹配的“完美情商”。
而父母的包办,大多数,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窥探孩子的隐私,满足自己隐秘的控制欲。
怪不得人常讲:最伟大的父母之爱,是渐行渐远的分离。
又有多少父母,能把孩子当成“人”来养,淡定守候他长成他原本的样子呢?!
对我独自带大旭二旭这事,常有人抱着“同情心”来关爱我:一个人带俩孩子很累吧,肯定相当不容易。
见我摇头否定,他们又质疑:怎么做到的呢?
我最想说的居然是:把他们当人养,而不是当宠物养。
太多家长,把孩子当宠物养,生活中包办,精神上控制,最后还要抱怨孩子不好带,没教养,情商低……
中国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太危险”:
每个年龄段的行为、成长标准,都如刻在尺子上的刻度,如不达标准,太快或太慢,都会遭到父母质疑及至干涉。
我自认为对孩子已经很开明,可当大旭看了从图书馆借的书,讲了一些基本的生理常识时,我还思忖犹豫了半天:这,是不是不好?
没有人权的孩子,除去被控制行为、思想、成长状态,还常常被父母当做“私有物品”发泄一己之怒气。之前耸人听闻的:丢手机男孩儿被母亲狂揍几个小时致死,华裔夫妇暴打女儿致死案件,哪个父母将孩子当做一个“人”看待过?不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情感,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更不允许他们跳出格子做事。
惨案之下,却还有为揍孩子致死的母亲开脱:没有丈夫在身边她长期压抑……
太多孩子,被放进特定形状的盒子里,不从,就生生砍掉,若他长成,又被责备:“怎么这孩子如此呆板,毫无弹性,不像正常人。”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做父母,多么劳苦艰辛的一场修行。试着把孩子当“人”养,放下隐秘的探寻和控制心理,孩子才能长成真正的人。
学期结束了,别忘了跟孩子说一声“宝贝,你辛苦了!” 一个学期的结束,不管成绩如何,孩子们也是花了时间和经历的,跟孩子
李宇春拒上央视春晚将上辽视 携手萧敬腾献惊喜娱乐明星 用高科技能检测宝宝的天赋?真的有这么神吗? 乌尔善陈国富打造《鬼吹灯》电影版 网友看好陈坤出演娱乐明星 2012搜狐时尚盛典全程回顾 2012搜狐时尚盛典在线视频娱乐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