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1-28 12:00:20
1
这几年,我不止听过一个妈妈说过这样的话:想想这些年,除了养大了一个孩子,我好像什么都没干。
说这句话时,这些妈妈的脸上多少都会流露出一丝失落,一丝不甘。
听这句话时,我总是心有戚戚,因为自己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感慨。
我记得,自己怀孕后,身体不如平时那么舒服,顺理成章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工作上差不多就行了,现在的重心是养育孩子——我这么告诉自己。
及至孩子出生后头两三年,我也不如以前那么有干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做得还不错,但我心里清楚,在工作和个人成长上,自己用了几分劲。
那几年,我试图说服自己: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也不错。
一个女人,有了孩子,照顾孩子、家庭已经焦头烂额、身心疲惫,事业上又没有太大的野心,混个中流偏上就可以了。孩子大一点,好带一些了,就学学古琴,玩玩摄影,陶冶一下性情——这样过日子也挺好。
奋斗来折腾去,不就是为了岁月静好吗?
现在就可以做到啊。
然而那几年,我的焦虑和迷茫一直如影随形。
我骗不了自己。
我想把日子过得有趣,然而这种小情小趣让我觉得越来越无趣,整个人也慢慢变得像白开水一样寡淡乏味。
我意识到自己在缩小舒适圈,缩到家庭那么小,自成一个小天地。
外面的世界已是风起云涌,这样的岁月静好是那么单薄,经不起风吹雨打。
回顾那几年,除了养大一个孩子,好像没有做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每每年终回首,总觉乏善可陈。
朋友相聚,好久不见,问起近况,三个字就足以概括一大段时光:还那样。
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我隐约感到:此平平淡淡非彼平平淡淡。
2
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当焦虑变得无以复加的时候。
当发觉年纪渐长,再不有所改变,这辈子就不过如此的时候。
曾经和行业里的一位前辈聊天。
他的人生前46年一直过得无知无觉、随波逐流,直到46岁那年,他被现实逼得走投无路,方才惊醒,意识到如果再这么过下去,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就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
他开始转变,改变工作态度,改变孤傲的性格,创造机会,抓住机会。
如今,他已经退休好几年,却过得比上班时还精彩,是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几家公司的顾问。
他对我说,很多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圈里,不愿意成长,因为那很辛苦,还会痛,但生活会一步步紧逼。
为了逃避生活的逼迫,很多人会把舒适圈缩小,确保自己还能待在里面。
就这样,生活一步步紧逼,舒适圈一点点缩小,人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单薄,最终薄成了一张纸,不堪一击。
几年前的这一席话,我记忆至今,每当自己想偷懒,就会提醒自己,是不是在缩小自己的舒适圈,要不要让生命力单薄成一张纸?
3
说几件我身边的小事吧。
每周末,我会去一所高校上心理学的在职课程。课堂上,总会看到有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上课。妈妈在一边听课,孩子就在旁边静静地写作业,玩玩具。
这样的画面沉静无声,却让我很是触动——有这么多不放弃自己的妈妈。
这个课程我上了两年多。这两年多,每个周末,我一天用来陪孩子,另一天用来上课。
有时候孩子没人看,我也带着橙子一起去上课。带上小画书、零食、作业,我听课,橙子就在旁边吃吃喝喝,读读玩玩,或者趴在桌子上睡一觉。
有时老师讲得有趣,橙子也听得入了迷,还有模有样地学我做笔记。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四点,橙子就这么陪我坐一天。
我不觉得这么做委屈了孩子,我相信,这样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也是一种教育。
橙子做的笔记,很有针对性:“玩了手脏可以直接吃饭!不洗澡好!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小孩玩土非常好!”
绿字是橙子爸爸做的“批示”。
在课堂上认识了一位大姐。
她家在山东,四十多岁转行做心理咨询,几年来,每周五下了班直奔火车站,深夜到北京,周六周日上两天课,周日下了课又急忙赶火车回去。
大姐说,她用了五年时间转型成功,这五年里,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因为根本没时间去逛街。
我们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是一位77岁的大爷,也是我们班出勤率最高的同学之一。他不仅在这里学习心理学的课程,还同时学着另外两门课。
讲课的老师里,有一位79岁的老太太,是全国知名的心理学家,包里经常装着好几张机票和高铁票,全国各地飞。一天课讲下来,精神依旧充沛。
有一次上课,这位79岁的老师特地鼓励77岁的学生:老了不可怕,你看我就知道了,关键是活得有意义……
我们这一帮20、30、40多岁的人在旁边都看呆了。谁说生了孩子,三四十岁人生就已经尘埃落定?眼前就是活生生的榜样!
4
我们是母亲,但我们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自己要走的路。我们爱孩子,这毋庸置疑,但孩子不是我们的全部。
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每一个人,内心都有向上向好的渴望。就像一颗种子千方百计要发芽,一棵小树拼命要长高一样,这是大自然给每个人设定的生命密码。
所以,当一个女人放弃了成长,不管她是出于什么借口,她的内心一定会有焦灼。
为了缓解焦灼,很多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做鸵鸟。
鸵鸟一:假装视而不见,安慰自己说,这就是岁月静好,平平淡淡才是真——就像我曾经做过的那样。
鸵鸟二:把焦灼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我做不到的,你要做到。
然而,放弃了自己,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孩子身上,很容易有牺牲者心态。
“为了你,我付出了那么多,你还不听话。”这些话,即使不说出口,孩子也会感觉到。他会为此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的付出。
更何况,谁愿意总是背负着另一个人的希望呢?太累了!
鸵鸟三:用身体的忙碌掩盖头脑的懒惰。
忘了是谁说过,很多人,宁愿做任何事,也不愿意动脑子去思考。
他们会忙给别人看,忙给自己看——你看,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我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哪有时间顾事业,更别提自我成长了。
也许真的确实很忙,谁都有过焦头烂额、一地鸡毛的时候。
这样的时候,也许更该好好想一想: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状况?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怎样才能改变现状?
不抬头看路,只一味赶路,就如闭环里赛跑的老鼠,累到倒下,也无济于事。
你可以找到无数借口来说服自己,但无法逃避内心的焦灼。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行动,让自己成长。
5
稻盛和夫先生说:放眼自然界,不管什么动物、什么植物,哪个不是拼尽了全力去生存?这是自然界的铁则,只有我们人类才会心怀邪念,贪图享乐,觉得“努力”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
我曾经问一个正在创业的人:“你这样辛辛苦苦,大风大浪,是不是太累了?”
他回答得不假思索:“是很累,但累得开心。”
我有所悟。
真正的成长应该就是这样吧——累,并快乐着。
当你感到自己在成长时,那种内在的喜悦,那种成就感,不断变厚重的生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快乐。
当一个母亲由内而外散发着这样的光芒时,她的孩子是会受益的。
母亲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我也曾想过,是否会为了孩子放弃工作,或者为了工作忽略孩子。答案很明确,这两种我都不会选择。
我会选择两者兼顾,尽量平衡,做不到90分,那就做80分,做到自己能力以内的最好,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当然,这肯定会很累,但是值得。
否则,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渐渐老去,茫然四顾,也许会发出更深的感叹:
这一辈子,我除了养大一个孩子,一事无成!
2024淮南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下载入口2024淮南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3.12.13—12.25,考试
电脑找回彻底删除的文件 文件删除不在回收站怎么恢复 狍皮衣、狍角帽,传说中的鄂伦春“出山了”|深度报道 武汉市文旅局长肖敏当选天门市市长,曾用中英德三语推广城市 宝宝容易醒,很难入睡的原因是什么?宝妈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