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6-08 15:00:47
孩子调皮的时候,当父母的肯定首先会教育孩子,有时候甚至还会动手,你知道打骂孩子对于孩子的伤害吗?打骂孩子的七大危害,您真的清楚吗?
七岁的小博,坐在兰海对面,哭了起来。
对话过程中大多数时间,他都眼含热泪。
兰海过去轻轻搂住小博,温存地说:“兰海跟你在一起,等你伤心的这个情绪过去了,我们再一起商量可以怎么解决,好不好?”
小博说:“妈妈可以生气,但是不要打我。”
兰海:“你觉得妈妈知道你心里很伤心吗?”
小博:“不知道。”
兰海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说:“其实他的妈妈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我非常同意这句话。
相信打过孩子的父母,在看到孩子畏惧的小眼神的时候,心里通常都会掠过一丝心痛,后悔自己“今天怎么又没控制住自己?”
但过后当一切如常,这一丝痛悔,很可能就随风飘散了。
通常我们在明知一件事是不对的情况下,还要去做这件事的原因是:
我们以为我们知道,
但我们不是真的清楚,
这件事的害处或者后果究竟在哪里。
今天我想坐下来,好好跟大家谈谈,打骂孩子,到底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伤害一:
孩子们无法学会我们希望他们学会的。
在小博这个事例里,妈妈希望他可以快一点做作业,当小博不能尽快完成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挨打。
在挨打的过程中,小博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恐惧。还有妈妈焦虑急迫的情绪。
当一个孩子的身心被恐惧包围的时刻,他本能地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付“恐惧”这件事情上。
至于妈妈原本希望他做好的事,比如快点写作业,反而全都抛诸脑后了。
孩子反而没有机会掌握如何快点写作业,他掌握的只可能是:我要怎么样才可以不挨打?
伤害二:
安全感缺失。
现在我们常常把“安全感”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是我们真的明白安全感缺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吗?
在小博这个例子里,对写作业这件事,妈妈的反应常常让小博“不安”,因此他每到写作业的时候,最显著的状态就是“担心”。
担心是不是写不好了又会挨打,担心妈妈今天是不是又会发火?
在一个父母情绪稳定的家庭里,一切都是稳定的、可预料的。
孩子就像生活在四周稳定牢固的房间里,不用担心房子会漏雨,不用担心房子会窜风,更不用担心房子什么时候会突然倒塌、不牢固;
他可以在里面安稳地吃饭,玩耍,包括在里面安稳地做作业,最开始也许做得慢一点,但是他有空间和时间允许自己渐渐琢磨这件事,让自己的能力逐渐增长起来。
这个孩子不会着急害怕。
他可以在稳固的房子里放心地探索。
才有机会好好地做自己。
伤害三:
缺乏规则意识。
这就奇怪了,我们打骂孩子,或者严格对待孩子,难道不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起“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规则意识吗?
正好相反。
当孩子表现好,或父母自己心情好,就会对孩子特别好,夸奖他们,甚至满足一些平时很少满足的要求;
当孩子表现不如预期,或父母自己心情不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尤其严格,批评指责更多,随意指责和打骂。
孩子从这种模式中学到的,不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当遵守什么规则”,而是“爸爸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出格一点,爸爸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孩子们学会的,是根据父母的心情和脸色指标来指导行动,而不是根据“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那些不守规矩,只看脸色的孩子,就是这样逐渐养成的。
伤害四:
缺乏界限,容易被别人侵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交练习场。
一个从小就不断受到父母“侵犯”的孩子,没有为自己划定界限的能力。
长大后他们在外部世界,也不懂得为自己划定界限,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传记电影《我,花样女王》中,取得过无数冠军荣耀的美国花样滑冰选手坦雅,最终爆出各种运动丑闻。她幼年时长期被母亲殴打,成年结婚后遭到丈夫家暴。
她产生的想法竟然是:“我想他是爱我的,因为我妈妈就打我。而我妈妈是爱我的。”
伤害五:
谨小慎微,害怕犯错
经常因为犯错而挨打的孩子,会养成不敢犯错的行为模式。
驱动他们人生向前的动力,往往不是来自内心“想要往哪里去”,
而是“哪里离恐惧更远,我就往哪里去”。
这样的孩子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往往只是急着“逃离危险”,而不能冷静评估风险。
驱动他们整个人生的动力,来自于“恐惧”与“逃离恐惧”。
无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他们会努力过上“让别人满意的日子”,
而非“让自己满意的日子”。
伤害六:
处理情绪能力弱。
一个家庭中,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就是这个家庭的情绪处理模式。
当孩子经常被打骂,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自身的情绪也无法稳定,同时他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处理自身情绪,也无法合理地表达自身情绪。
对不同天性的孩子来说,有的表现为无底线地隐忍退让,有的则表现为在很多场合情绪失控。
情绪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变得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生气和打人……
当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情绪的出口,孩子只能在某些环境下释放情绪。
小博有幸,在兰海创造的这个安全的环境里释放了情绪,同时得到了安抚。
而没有这个机会的孩子呢?更多更大的可能,是在学校、在公共场所……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这些地方爆发力十足地大哭大闹时,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可能只是一个触发点,引发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累积了太久的情绪……
伤害七:
对人的信任感缺失。
一个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很难学会跟他人好好相处。
首先在家庭中,孩子往往表现为幼年时隐忍,青春期叛逆。
除了青春期必然收获的鸡飞狗跳、关系紧张和各种不配合之外……
等到了家庭之外,由于长期存在的“不安”,导致孩子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跟他人的互动方式,要么过度保护小心翼翼,要么就是照搬父母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让我们回到兰海跟小博对话的现场。
兰海对小博说:
“1、当下次妈妈再发火的时候,你要告诉妈妈:请你控制好你的情绪!
2、我会做好我自己的事!
这两句话特别重要,因为大人啊糊涂得很,她们需要有人来提醒她们,但是妈妈这样打你肯定是错误的。”
看到这里,我一直在思考7岁的小博,有没有可能在下次挨打的时候,对妈妈说出那句话:“请你控制好你的情绪!”
在这里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成,兰海借着小博的口,对父母们说出的一句呼吁。
我们当然可以惩罚孩子,可以管教孩子,可以约束孩子,可以告诉他们这些行为是错的。
但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从中收获成长,“打骂”是最不奏效的方式。
是离我们原本的目标越来越远的方式。
如果父母们无法听到这句呼吁,或者父母自己就是拒绝成长呢?孩子该怎么办?
就是像兰海教小博的那样——
当父母自己情绪不成熟不稳定时,孩子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对父母说:“请你不要打我,请你学会控制你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学会主动划出界限,这也是主动为自己争取权利,并且主动成长的机会……
兰海在最后的总结中说:
“当一个孩子主动去表达,主动去面对,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力量在解决问题。”
当当当~~敲黑板,划重点的时间又到啦:
先复习一下,父母打骂孩子,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哪七大伤害呢?
1、孩子们无法学会我们希望他们学会的。
2、安全感缺失。
3、缺乏规则意识。
4、缺乏界限,容易被别人侵犯。
5、谨小慎微,害怕犯错。
6、处理情绪能力弱。
7、对人的信任感缺失。
而孩子要如何面对父母打骂的行为呢?
首先,
大声告诉父母们,打骂孩子是不对的,请你学着控制你的情绪!
其次,
只有你学会了控制你的情绪,我才有可能,把你要求我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好。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这说的不是遗传。
而是孩子身上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相应的烙印。
“爱”和“安全感”,
是我们最希望传递给孩子的,
但需要反思的是,
那些我们嘴上常常说的,
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特殊时期宝宝吃什么奶粉好?爱他美Aptamil官网品质保证妈妈更放心 现在仍处于特殊时期,宝妈们对于选择哪款奶粉还是有些担心,前几
北京海淀街道万柳地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在哪? 6月8日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开展核酸检测通知 2022云闪付湖北消费券在哪里领 云闪付领的湖北消费券在哪里 6月8日北京昌平龙腾苑四区核酸检测安排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