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3-14 12:00:47
“父母”这个身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无需岗前就业训练就能获得的,同时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个“职业”。每个父母虽然上岗容易,但是责任重大,因为你今天养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决定了今后几代人的生命状态。
孩子的人格形成于5—6岁
孩子的人格形成于五六岁的时候,之后基本稳定。也就是说孩子在上学前这几年的与父母相处,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情感、人际状态。
而在这几年中,前三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孩子们的成长现状是,孩子往往是在一种生理、物质得到充分满足,但父母很少知道如何去满足孩子人格发展需要的状态下生存的。
相信每一位父母努力奋斗,创造财富,是为了帮助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挣钱送孩子去见心理医生。
但是,因为这些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学会怎么样更好地陪伴孩子长大,所以伤害还是会在无意中发生。
孩子接受心理辅导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奢侈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奢侈,更多的是时间精力情感上的消耗。与其如此,为什么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就帮助他创造他美好的人生。
养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特质
冷酷拒绝型的父母,所培养的孩子容易形成攻击性强的特质
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所感受到的父母是严苛的,拒绝性的,这就让他内心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发生困难。对于一个很小的孩子来讲,他可能会将此感受为自己是不被父母爱的。
一个无法感受父母之爱的孩子,内心就缺少了建立安全感的基础,当一个人内心不够安全时,他为了抵御这个不安全的感觉,往往会做出一些攻击性的事情来,以确保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
高度控制的父母所培养出的孩子容易社会技巧储备不足
所谓高度控制的父母,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切由父母说了算,父母觉得什么是危险的,孩子就不能去碰,这样孩子就少了探索的机会;父母觉得什么是该遵守的,孩子就一定要服从,这样孩子可能会需要压抑自己的需求。
孩子会习惯于服从父母的需要,因为只有这样对他来说才不会被父母责备。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独立性,凡事依赖他人的意见,不自信也缺少主见。
溺爱型的父母容易培养出低控制力,也就是缺少心理边界的儿童
所谓的心理边界,就是一个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能力,能够从情感上区分开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我有我对世界的看法和情感世界,别人有别人的。
所以他不会要求一切都围着他自己转,他也有能力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
而被高度溺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是被高度满足的,缺少适宜的挫败性体验,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建立起对世界的现实性体验,在他自己的感受中,他就像上帝一样,想要什么,就可以被满足什么,所以他就像是世界的核心,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
当他渐渐长大,走上社会后,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像他成长中所体验的那样满足他,因为在他成长中缺少处理挫败感的经验,所以他可能非常难以面对现实的社会,会体验到严重的失控感,进而影响到他适应社会的能力。
做一个接受敏感型的父母
父母努力的目标是做一个接受敏感型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培养出的是关系自信,社会活跃的孩子。
接受敏感型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孩子需要什么,并及时地给予恰当满足。
所谓的恰当满足,就是我们所给予的量既不是太多,也不太少,给予的内容,恰是孩子所需要的。
比如,如果一个婴儿哭了,妈妈能敏锐地感受到孩子这时候是感觉寂寞了,于是走到孩子面前,轻轻抱起他,跟他说说话,孩子可能会非常满足,这是他学习建立人际信任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但如果这时候妈妈慌慌地跑过来,抓起奶瓶给孩子喂奶,而这时候孩子并不饿,妈妈此时的照顾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是非常有挫败感的,他无法确信母亲能很好地照顾他,因为母亲总是不能恰当地满足他的需要。
而接受敏感型的父母,可以比较准确地满足孩子在生理和情感方面的需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与他的关系是安全的,因为他的需要总是被恰当的满足,他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也感受为安全的。
更重要的是,一个总是能被恰当满足的孩子,在他的内心,会形成一个对自己“好”的解读。因为在一个孩子的感受中,当他总是从父母处感受到好的体验时,他会将这个“好”感受为“一定是因为我足够好,所以爸爸妈妈才这样满足我”。
一个孩子,如果他能将自已感受为好的,被爱的,那他就会带着这样的体验成长,也会在人际关系间重复制造这样一些好的体验,他会成为一个在社会上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拥有很安全的人际关系的人。因为这些本来就是曾经体验过的,他能够去重复和制造这些体验。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情感的满足比物质的满足重要得多,因为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信任感、自信感的基础。
1让孩子确信“我是被爱的”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让孩子确信“我是被爱的”。这个信息的传递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要让孩子在情感层面真切地感受到。
比如当孩子闯了祸,当他害怕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告诉他“这的确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面对,一起来处理这件事”。
对于孩子来讲,当他闯祸时,他自己清楚这是件糟糕的事情,如果父母第一个反应是惩罚,那可能会造成孩子再做错时,为了回避惩罚而不敢让父母知道,甚至是说谎。这样的话,如果孩子遇上一些自己难以面对的伤害时,就无从寻求帮助,这会是更糟糕的情况。
2父母的抱持性态度永远不嫌多所谓抱持性态度,就是接受孩子正在发生的一切,不在情感上给予回避和惩罚,努力去理解孩子正在发生的情况对他的意义所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比如当一个两岁的孩子去打人时,对父母来讲,那是一件错的事情,但是当我们能站到一个两岁孩子的视角去看时,就会发现,他还没有足够好的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所以“打”就成为了他一个很现成的工具,所以,他打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求理解和帮助。
3给孩子一些高品质时间现代人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也往往让家庭成员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变少。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能享受与父母在一起游戏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的时间的确有限,那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一小时的时间来,关掉电视,专心和孩子在一起,比如做些游戏,读读故事书等。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当他坐在妈妈的腿上或是坐在爸爸的脖子上时,这种身体的接触,对他们今后发展亲密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4允许孩子表达与我们不一致的想法孩子从一出生就是独立的,所以他们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和父母可能会非常不同。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能给予他更多的独立空间,允许他的想法与我们不一致,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允许独立的,这会促使孩子愿意更多地探索世界,从而调动他自身的潜能,进而被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广州健肤医院怎么样?诚的心对待每一位疤痕患者 梦梦(化名)是一个可爱的女生,一次学做饭的时候,火候没掌握好,大火烧
东港市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24 2024东港市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招聘岗位 凤城市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怎么报名 2024雁归元宝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燕归巢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