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7-22 00:01:22
如果有一天,孩子放学回家突然对你说,“我不想去上学了”,你会作何反应?也许你会条件反射地喊出一句,“绝对不行!”
接下来,要么苦口婆心,要么严厉怒斥,开始跟孩子细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转过身,你可能还会立刻开始在电脑上搜索——孩子厌学怎么办?
还好,你没有直接把孩子胖揍一顿。
这真的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大多数父母总是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行为上,一遇到问题就急着想要解决麻烦。惭愧得很,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当孩子提出“不想上学”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孩子出什么问题了?可千万不能让孩子跑偏了呀,我得赶紧想办法制止他。
但事实上,孩子的行为表现只是表象,如果我们能多问孩子一个问题,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孩子。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婴幼儿时期就得到过充分理解的孩子,更容易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大部分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语言,他们只是在表达而已。
孩子不想去上学,通常只是表象,背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比如,他在学习过程中受挫了,或者他在学校里遇到了社交难题,甚至有可能他只是单纯地觉得“累了”。
其实吧,孩子有这些情绪再正常不过了,即便是身为成年人的你,在遇到难题时,难道就从没有产生过想要逃跑的念头吗?
但父母能否理解孩子的这些感受,以及如何应对,才真正决定了“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最后是否会演变成真正的问题”。
换句话说,当你看到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总是急着要一个解决方案。与其苦心寻找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该怎么解决,不如花点时间和心思来理解孩子的行为。
不过,这也恰恰是难点所在。理解孩子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但大部分成年人已经在不自觉中丧失了这种能力。
因为理解孩子,首先得有倾听他的耐心。
曾经有个朋友总跟我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跟她说,自己已经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了。她女儿今年10岁。
这一点也不意外。
我还记得,就在几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她女儿拿着一根看上去脏兮兮的树枝,兴奋地跑过来说:“妈妈,你看……”
她没等女儿说完,就立刻皱起了眉头,“赶紧扔掉,会弄脏裙子的。”
小姑娘还想再说什么,她立刻提高了音量催促道,“快一点!”
我看见小姑娘把话生生吞了回去,悻悻地转身,扔掉了树枝。后来,我悄悄问她,那个树枝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小姑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有些兴奋地说,“这根树枝的形状,特别像我妈妈的胸针,阿姨,你说是不是?”
我仔细一看,果然很像,忍不住点头笑了。
小姑娘表情却突然失落起来,“可惜我妈妈从不听我把话说完……”
那一刻,我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其实,类似的情景一点也不陌生,在很多家庭里,它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妈妈,我遇到了一件特别高兴的事。”
“你作业做完了没?”
“……”
“爸爸,我的小乌龟死了,我很难过。”
“没关系,我再给你买只一模一样的。”
“……”
看到了吗?我们跟孩子的感受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动不动就把天给聊死了。
孩子希望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可是妈妈关心的,却是他的功课是否已经完成。
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死了,孩子难过得不得了,他只是希望自己这种感受能够得到理解,可是,爸爸”再买一只“的建议却是在否认他的感受。
一旦亲子间沟通的渠道受到了阻滞,孩子就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向父母表达自己。
事实上,孩子的“叛逆”,几乎都是源于他内心深处无法表达的不被理解的种种感受。
可是,大多数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层,每当看到孩子出现问题时,就急着给孩子贴标签,然后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来消除孩子的这些不良表现。
比如,孩子表达了不想上学的意思,父母就开始焦虑,孩子是不是“厌学”了,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强塞进学校。
孩子活泼好动、很难在”戒律森严“的课堂里安静地坐上一整天,就给他贴上“多动症”的标签,然后将孩子送到医院,甚至采取药物的方式来矫正他的“多动”行为。
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哪怕只是向孩子多问一个问题,以及再更深入一层地了解他。
而我们所忽略的,恰恰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单纯只是看到了孩子的行为,认为他在制造麻烦,就一直想办法要消灭这些行为,我们很有可能就此阻碍了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
有朋友说,我经常向孩子提问啊,可是他从来都不回答,我也没办法了。
其实,提问之所以会无效,就在于很多父母并不是真的在向孩子提问,而是审问。
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提问是一种以平等姿态进行主动沟通的方式,而审问通常都是居高临下的,前者的目的在于沟通,后者的”奇效“却是阻碍沟通。
那么,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向孩子提问呢?
首先,审视我们自己提问的姿态,避免居高临下的”审问“。在这里,平等的视角、沟通的心态很重要。
其次,提问要以倾听为目的。
我们不是为了问而问,而是希望借由问题,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
这个时候,提问只是为了向孩子表达一个态度——我已经做好准备听你说了。
在“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之前,父母的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缺了这一步,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内心的情绪就会被深埋。
也许,孩子那些不符合父母预期的行为,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早晚有一天,这颗情绪地雷会以更严重的方式爆炸。
最后,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
无论孩子给予你的答案是什么,他的感受和情绪都需要得到你的理解。很多时候,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非你把自己当作他。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真的得到了理解,他才有可能说得更多。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对他的感情做出回应,而不仅仅是行为。
当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些我们曾经担心的问题和麻烦,其实,也不再是问题和麻烦了。
江苏为何成龙卷风多发之地 江苏为什么是龙卷风多发之地因为江苏北部地势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网交织,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
龙卷风中心风力多少级 龙卷风中心风力是几级 龙卷风是台风的一种吗 龙卷风属于台风的一种吗 云南红河州弥勒发生3.2级地震 震中周边有轻度震感 7月21日外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