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3-05-13 06:16:30
1、龙文化的延展:龙须珠文化了解
2、带你了解海南酒文化
3、了解不一样的贵阳乡土文化
4、福建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5、茶艺礼仪文化,你了解多少
6、猜你喜欢:
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延续了千百年的民俗信仰也一直存在。除此之外,关于龙还有其它文化的延展,比如龙须珠文化,龙信仰下出现的一种吉祥饰物,也是人们的一种文化寄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吧。
定义:
龙须珠是龙须、龙珠的简称,是古代人们将龙须、龙珠搭配在一起佩戴的吉祥饰物。
龙须和龙珠本身都有吉祥之意,而龙须珠搭配寓意更为深远。
龙须:
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
在海南文化的发展历史中,曾经有许许多多的酒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消失在了历史之中。海南岛上曾经多的是酒,酒文化相当丰富,酒类制作就地取材,各种酒类品种多样味道甘醇。虽然有些酒消失了,但是海南的酒文化却愈发完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上海南酒文化吧。
逝去的“椒酒”“桂酒”
椒酒就是其中一种没有流传下来的佳酿。海南岛居民很早就会用安石榴酿酒(即椒酒),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三》卷一六九载:“琼、崖州有酒树似安石榴,其花着瓮中,即成美酒,醉人。”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载:“无曲蕖,以安石榴花酝酿为酒。”《宋史·蛮夷列传三》也载有“琼营黎峒又有椒酒,以安石榴花着瓮中即成酒。”到清代,椒酒仍大行其道,清道光年间《琼州府志》载“饮惟椒酒”。
传说中月宫玉兔和仙女的桂酒酿造法,不知何时传给黎民。宋杨万里《登载酒堂》诗“万里鲸波隔希吁,千年桂酒吊灵均”,述说的就是黎民以桂酒将东坡视为屈原来吊祭。至元代,虞集同题诗中仍有类似的说法:“甘辛熟桂酒,罗列杂薯芋。符黎多孙子,食饮祭先具。”如今,桂酒在哪里呢?
罕见的獐子酒
以动物肉酿酒极为少见,但历史上海南岛居民有以野獐子肉酿酒的习惯。苏轼《和劝农六首》中有“惊麇招射,猛犭希夜逐”的诗句,描述当时儋州黎民狩猎獐子(即“麇”)的情景。《儋县志·兽类》有记载:“獐,性善惊,饮水见影辄奔……以獐肉酿酒,甚佳。”这应该是古代儋人以獐酿酒的确证。记者曾在儋州探访这种酒,回答是惊讶的反问:“还有这种酒?”不过獐子今天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见獐子酒,也就不遗憾了。
“天门冬”熟新年喜
天门冬也叫百部草,其根可供药,具滋阴润肺、除火止咳之功效。以天门冬汁液为酒曲,可以制出融合天门冬药性的米酒,叫天门冬酒。天门冬酒据说是“坡仙”苏轼居儋期间的发明。《山居要录》中详细记载了东坡的天门冬酒酿法:“醇酒一斗,曲麦一升,好糯米五升,作饭,取天门冬汁浸,先将酒浸曲如常法,候炊饭适寒温,用煎和饮令相入酿之。春夏七日,秋冬十日熟。酒初熟味酸,久停则美香,余酒皆不及。”
苏东坡在其《东坡酒经》中也有类似的酿法记载。他还以诗句表达自酿自饮天门冬酒时的喜悦心情,诗云:“自拔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天门冬熟新年喜,米曲春香并舍闻。”想来天门冬酒已为时人接受。据说苏东坡还曾以米、麦、水酿制“真一酒”,清道光年间的《琼州府志》有相关记载,只是酿法已随“坡仙”羽化而去。
“五加皮”
《儋县志》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五月端午日,饷角黍,诸粽相馈,男女系香袋,儿女彩索缠臂,涂雄黄,饮菖蒲酒,柳艾悬门。”端午节时所饮的菖蒲酒,不知是否就是一种黄酒。记者在儋州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南丰镇角要村有位老人,自酿五加皮酒,每天喝半斤左右,现在已经活到104岁。看来他的“土法”五加皮比工业酿造的要好得多,因此“酿法不能教给别人。”
古时盛饮“椰子酒”
椰子酒也是年数久远的“老酒”,经今人整理发掘,其酿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椰子树生长佛焰花苞时,割断花梗,取其椰浆,集中到瓶中,汁液自酿为低度椰子酒;另一种是取成熟椰果,将椰子水和椰肉共捣取浆,浆液自动发酵成酒。苏东坡在儋州时有诗《椰子冠》,诗句“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洒着疏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就是赞美椰子酒是天然之酒,无须仪狄(传说中中国古代酿酒始祖之一)教授酿法,酒成后椰壳还可制帽。其子苏过居儋期间也有“椰酒醍醐白”的诗句,这说明当时椰子酒至少在儋州比较盛行。
门外青帘尽酒家
酿酒成风,饮酒成习。历史上,海南岛饮酒之风兴盛,宋代时处处都有酒家。苏轼在《儋耳夜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屠酤纷然。”《琼州府志》录宋代参政李光的诗句“门外青帘尽酒家。”其中,屠酤、青帘都是酒家的代称。无酒不成礼,《儋县志》中记载历史上海南岛居民以酒祭灶的传统:“以竹叶扫屋尘,换炉灰,夜具酒果,送灶君朝帝。”这种以酒祭灶的传统至少在宋代就从中原传到海南,东坡居儋诗句“明日东家当祀灶,杀鸡斗酒定月番吾。”即是明证。
《儋县志》中还记载:民间设有乡饮酒机构,专门主办“乡饮酒”仪式。届时,“乡备酒礼,市备糖圆”,雅士文人鱼列两旁,鸣钟鼓歌,饮酒唱和。“乡饮酒”仪式的庄重气氛之下,实际上是乡绅借以维持地方秩序和其利益的愿望。海南岛古时的另一个酒俗是“插”。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家家户户在竹编的酒笼插上新鲜草叶,叫“挂青”或“插”,用以点缀新春,表示吉祥。这种习俗也是宋代时就有了,苏轼有这样的诗句:“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作上元。”
猜你可能也喜欢:
具有当地特色的香港酒吧文化
你所不知的香港婚礼习俗
现代的北京葬礼习俗是怎样?
历史上的北京名人盘点
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地处于贵山之南,如今已经有了400多年的历史痕迹,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也被称为“筑”。历史也算久,也是保留了许多的历史古迹。本期小编就带你去贵阳文化了解不一样的贵阳乡土文化。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牂牁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更矩州为贵州。元至元十七年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二十年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治,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
民间工艺: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传统民族工艺,具有各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绚丽、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色彩丰富,针法精巧,美观大方,充满民族气息。
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多为几何图案,构图严谨,富于节奏。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艺精致着称,且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色彩、构图上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要求。
原木艺术是以原木为载体,由保留着表皮的自然植物制作而成,因而既纯朴自然又具有现代美感。
地方戏曲:
花灯戏:贵阳主要的地方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过《十二月采茶》之歌”。
川戏:在清代末期,青岩镇的川戏队就成立并有活动,发起人为罗鼎斋。最初是以完友的形式出现在小场合,或在一家小院,或者一个街坝进行演唱,其演唱内容大多是历史戏及怎样教人为人行善。
地戏:源于古代的“扮傩”。“扮傩”是为逐疫鬼,迎神灵,保平安的祭祀仪式。唱戏的时间均在正月初开场,演出前要燃香点烛,举行祭祀活动和开财门仪式。
在福建文化中,品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饮茶已经成为福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招待客人方面,福建人以热情好客著称,请客必喝茶。茶叶比较突出当属于福建泉州的铁观音最是特色。福建的饮茶文化十分讲究,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福建人对于茶有着情到独钟的情情,在福建闽南一带更有着“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传统,而福建闽北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在福建很多地方人们都已形成了早上和晚上都饮茶的习惯,对于茶的依赖程度到了用“痴迷”一词来形容。
讲究“水、火、茶”
福建人饮茶对于“水、火、茶”三个要素是相当讲究的,而茶具更是有多种形状,福建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时间用来泡茶的茶具,里所结的“茶垢”让你的茶具就算不放茶叶也散发出茶香,这也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攀比:谁家的茶壶结的“茶垢”越多,谁家最有礼!也因此若小孩子不小心摔破了“茶垢”厚的茶壶,老人很是痛心的。
说到水,福建人认为最适合用来泡茶的水是泉水,用到的火则是炭炎为主,烧水也有一番功夫,要把水煮三沸才用来冲泡。
最具特色的茶米
在福建的闽南一带,当客人来临时主人必定会拿出“茶米”,然后泡出一小壶浓茶,称为“泡tay”,他们会热情来邀请你喝上几杯,然后边喝边拉家常。
热闹有趣的擂茶
在福建闽北及闽西北山区有一种十分热闹的擂茶,他们称为“客茶”,原名叫“三生汤”,擂茶的主要做法是把茶叶、芝麻、生姜、爆米、猪油和盐等混在一起,经过过放到“擂钵”内,反复擂成糊状成“擂茶脚子”,把脚子放到茶碗里,再加上沸水,就成了具有甜苦香辣的福建特色茶—擂茶。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闽南人喜欢用小怀品味“功夫茶”,而闽北人则喜欢使用大碗来饮用擂茶,十分有趣。
您可能也喜欢:
山东人酒桌文化,太豪迈了!
山东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
你所不知道的山东年俗文化
盘点:山东临朐的文化名人
在饮茶文化中,“以茶待客”俨然成了国人的习惯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说到茶,就要说到茶的礼仪,即使是刚刚接触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认为茶道的做法简易,也有的认为茶道的礼仪做法十分困难。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有一些错误的,学习茶道礼仪作法时,应该要自己用心去学习细部的动作,如有不了解时应当请教老师,以获得充分的理解,于是开始累积经验,最后正确的礼仪作法就如你身体的一部份一样,永生都不会忘记。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古人品茶讲究六境: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宋代品茶有一条法则,叫做“三点”: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为严格细致,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点不得法;二恶具,茶具不清洁;三主客不韵,主人,客人举止粗俗;四冠裳苛礼,过于拘束礼仪;五荤肴杂陈,茶贵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六忙,没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说法。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您可能也喜欢:
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描述饮茶诗句有哪些
唐代饮茶名人有哪些
标签: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 吓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