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15 07:39:17
步行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经常走路的人比不爱步行的人更能预防心脏病,除此以外步行还有其它的好处,下面为大家介绍经常步行有什么好处。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根据研究,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费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
据研究,要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途径之一就是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步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机率降低50%。
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研究表明,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走路能让骨骼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预防、改善骨质疏松。此外,据美国专家介绍,与跑步相比,走路不仅对关节的压力小,而且还能延缓关节功能的衰退。
散步每30分钟消耗75千卡的热量。减轻体重只有步行最合适。所以,还在为肥胖而困扰的朋友们,吃完饭,可以到楼下去散散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可想而知,步行的好处有多多。
走路,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需要加点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1.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2.肥胖者:长距离健步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3.高血压患者:前脚掌着地挺起胸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4.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5.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6.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①速度有讲究: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
②频率有讲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③指标有讲究:心率120~130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8500步为上限。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 吓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