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脾俞的简易找法(脾俞的简易找法视频)

来源: 最后更新:22-07-21 04:09:23

导读: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之背俞穴,内应脾经,为脾经经气转输之处,是治疗脾脏疾病的重要穴位,下面来看看脾俞的简单找法。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之背俞穴,内应脾经,为脾经经气转输之处,是治疗脾脏疾病的重要穴位,下面来看看脾俞的简单找法。

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旁正中线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脾俞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背阔肌:该肌由胸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4.下后锯肌腱膜:下后锯肌由第9,第10,第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支配。

5.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部小肌肉,腹腔内对应肾上腺,肝(右侧),脾(左侧)等。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为脾的背俞穴,是脾俞输注背部之处,善利脾脏水湿,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及脾脏保养要穴。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主治脾的病症。

主治疾病:呕吐,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白浊,吐血,便血等症。

脾俞养生保健用法

1.脾俞穴使用时可采用艾炷灸5-9壮,累计至百余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

2.亦可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3.针灸时则采用俯伏或俯卧为,向内斜刺1.0-1.5寸,其局部以有酸,麻,胀感,并向腰部放射为宜。应注意进针的方向及深度,该穴内侧肌肉丰厚,向内斜刺较为安全。穴区深面及外侧肌肉较薄,直刺或向外斜刺易刺穿胸壁进入肋膈窦内,甚至伤及肝脏或肾脏等重要器官。

标签: 脾俞的简易找法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中医养生  穴位养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kidbbs.com/yangsheng/zhongyi/11208.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儿童乐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22048号-9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kidbbs.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