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9-28 03:00:31
处罚与奖励,家长怎么做更有效?如何奖励与惩罚孩子?有效的教养不是处罚也不是奖励,不是要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教他们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下面来看看处罚与奖励的方法。
奖励与处罚都是有条件的,但我们对孩子的爱与关怀应该是无条件的。家长应该改变与孩子的对话,采取超脱「奖励」或「处罚」的教养方式。
门诊中经常遇到家长问,我应该严格执行处罚制度来防止坏行为,还是建立奖励制度来建立好行为?他的答案是「以上皆非」。
当代家长多半都是被处罚长大的,可以理解他们也依赖处罚制度来管教孩子。但处罚经常使亲子冲突升温,阻碍学习的机会。处罚引发大脑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让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停止作用,基础防卫机制启动。处罚让孩子或想反抗,或感羞愧、愤怒,压抑我们真实的情感,经常被处罚的孩子,多半会去想怎么逃避处罚而非改变行为。但奖励也未必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奖励就像处罚的狡猾双胞胎。很多家长觉得奖励很好用,因为奖励可以在瞬间控制住孩子。但效果却可能愈来愈差,甚至产生反效果。有一天,当你叫孩子收拾房间时,他会问:「我可以得到什么?」
数10年来,不断有心理研究证实外在奖励会削弱我们的自然动机与愉悦感。例如,本来喜欢画画的孩子,在得到金钱奖励后,未来没有得到金钱时,连一开始喜爱画画的心情都失去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过度辨证效应」:外在的酬赏掩盖了内在的喜悦。
奖励也与低创造力有关。在一个经典实验中,每个人被分发一盒图钉、一支蜡烛、一排火柴,然后被要求想办法把蜡烛固定在墙上。方法必须有原创性,不使用材料的传统用途,例如把图钉盒当作烛台。那些被告知「成功者会有奖励」的人多半害怕出错,花了很多时间才解决问题。另一组人则自由发挥,反而很快就想出解决方法。当有奖励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反而因为害怕得不到奖励,而不能灵活运转。
被外在控制不如发挥他的能力
不论是处罚还是奖励,都是建立在一个负面的假设上--假设孩子需要被成人控制、塑造。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看见孩子的能力。当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能以更有力的方式对孩子说话。
与其处罚或奖励,特金提出以下建议:
不要只看表面。孩子不会无故打兄弟姊妹、忽视父母、乱发脾气。我们要找出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
以激励取代奖励。告诉孩子:「我信任你,知道你愿意与我合作、帮我的忙。」
以帮助代替处罚。处罚孩子,等于在告诉他:「我要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不是说你必须原谅孩子,而是你可以引导、限制孩子的行为,不必处罚他。
善用努力的天性。懒惰不是人类的天性,尤其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喜欢努力工作,感觉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小孩子更是如此。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成为爸爸妈妈的神队友。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 吓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