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小小年纪怎么就喜欢使用“暴力”呢?生气时打人,高兴时打人,有的宝宝不仅打人还咬人、推人、踢人……如果养成习惯,他将来怎么与别人友好相处呢?很多父母都为宝宝的这种“暴力”行为发愁,担心孩子有行为问题。其实打人等看似攻击他人的行为,只是孩子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和别人交往的需求但是却缺少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所以常出现冲动行为或者不和谐行为。父母不要因此就给孩子贴上“坏孩子”、“暴力宝宝”等不好的标签,急着否定孩子,要学会解读宝宝使用“暴力”的真正原因,然后教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和沟通交流技巧。平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给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似是而非的“暴力行为” 有时候,宝宝的一些看似“暴力”的行为,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是宝贝还没有学会正确表达,以及发展阶段的限制。 假象一:不会使用正确的肢体动作 镜头:午饭时间,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用餐,乐乐突然用力搂过身边小米的脖子,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吓得大声哭起来,乐乐有点困惑了,于是又用力把小米从胸前推开,小米被他这么一折腾,哭得更厉害了。乐乐看着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2~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因此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乐乐对同伴的“暴力行为”似乎毫无来由,其实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种喜爱的心情,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让阳阳产生了误解和害怕。 怎么帮孩子: 父母注意正确示范: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因此父母要注意: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馈,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宝宝把妈妈打疼了,妈妈觉得好痛。”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小朋友交往了。 坚持一贯原则: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你用同样的方法,能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最终他会明白,只要自己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做了让你尴尬的事情,你也要坚持这些规则。大多数家长都会理解你的处境,毕竟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如果有人对你侧目而视,或者说“你怎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之类的话,不要过多理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此种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告诉孩子这样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孩子意识到这样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决心,从而减少孩子的“暴力”行为。 代币法:这种方法对孩子也很有吸引力。如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不骂人就发一个三角形,不打人就发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到一定的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如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次出游的机会……让孩子慢慢改掉打人等不恰当的行为。 假象二:不能有效地使用语言沟通 镜头:老师带小朋友到游戏室玩。牧牧看中了一个小汽车,刚要去拿,被妞妞抢先拿到了,牧牧走上上去一把夺了过来。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在骑车,牧牧也感到十分新奇,跃跃欲试。环顾一下四周,没有空闲的小车了,于是牧牧跟在一个小男孩车子后面跑了一会儿,小男孩停下车好奇地打量他,牧牧站住也看看他,突然伸出手,一把把他推下车自己骑了上去。小男孩哭着从地上爬起来,用脚踢牧牧。 解读:牧牧的语言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迟缓,据他妈妈说,牧牧几个月前才刚刚开口说话。当自己有需求时,牧牧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只好直接付诸于行动:用动作替代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妞妞拿了他看中的小汽车,他不会用语言来解释他也想玩,于是上前一把夺了过来;看到别的孩子在骑车,他也无法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愿望,只好一把把别的孩子拉下来,语言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孩子“直接动手”。 怎么帮孩子: 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整天与宝宝在一起,对宝宝的需求最为敏感,在他没有语言表述之前就能对他的愿望有所了解并予以满足。可是当宝宝进入幼儿园后,他与同伴交往更多地要依赖于语言。2~3岁是宝宝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减少由此造成的“暴力”行为。同时,由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往往会更多地依赖肢体语言来与同伴交往,父母也要强化孩子习得正确的肢体语言。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的行为毁坏了别人的东西或弄得一团糟,他就应该帮忙整理好。如可以让他把打坏的玩具粘好,或整理好自己生气时扔得到处都是的积木、物品等。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惩罚,要让他知道这是暴力行为带来的必然后果,任何人弄坏东西都得这么办。你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要说“对不起”,要为错误付出代价。孩子起初也许不情愿,但最终他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转移注意:这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很容易出现暴力行为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等以转移其注意。这些活动需要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他会很快忘记刚才的事情,把精力集中到眼前进行的活动上来。 强化法:作为强化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其中包括情感。给孩子以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成为正负强化物来强化他们的行为。比如孩子对别人友好,家长可以表示赞赏,让他体验到愉快;孩子攻击别人,家长则设法使他感到不愉快,改正以后则再消除不愉快的体验。这里的要点是使孩子能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方法也叫“情感矫正”,可以帮孩子逐渐建立规范的行为。 假象三:还不到与人分享的阶段 镜头:小朋友们都坐在小椅子上玩桌面游戏,有的在开汽车,有的正在搭积木。奇奇手里正拿着一辆小汽车,他一个人玩了一会儿,看到另一个小朋友手里的车也很棒,就一把夺了过来。老师走过来劝说:“不可以,每个小朋友玩一辆小汽车。”奇奇只好放下手中的小汽车,转过身去,他又从临桌的小女孩手里抢过积木。 解读:2~3岁的宝宝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与小朋友玩时,宝宝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宝宝甚至会抓咬别人。此时的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分享”,既然没有分享的意识,自然就不会出现分享的行为了。 奇奇是家里的“小太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大人围着他转,他从小缺乏与同龄伙伴交往的经验,也缺乏分享意识。到了幼儿园后,他对幼儿园里的玩具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不让别的小朋友玩,于是就出现了频繁的抢夺行为。 怎么帮孩子: 培养分享意识:父母在家要有意识地教育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并在家庭中利用、创设机会让宝宝发展分享行为:如在餐桌上,让宝宝为家人分食物;在小区的草坪上,带上宝宝的玩具让他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随着宝宝集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分享行为的发展,宝宝的不当行为会越来越少。 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不要只在孩子犯错时,才注意他,同时,要尽量关注他表现好的时候。如孩子把秋千让给另一个一直等在旁边的孩子,这时要告诉孩子你为他感到骄傲。让孩子明白,自我控制和解决冲突,比把别人推得老远更让人高兴,带来的结果也更好。在冰箱上或孩子卧室里贴一个特别的日历,当孩子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时,就给他贴上一张彩色贴画,作为奖励。 迅速做出反应:当你看到孩子开始出现攻击行为时,尽量立刻做出反应。在孩子做错了事情时,立刻让他知道。可以把他带走,暂时隔离,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三四分钟就够了。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联系起来,明白如果自己打人或咬人,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但无论你有多生气,尽量不要对孩子喊叫或打他,或者说他是个坏孩子。因为这只会教他在生气的时候动口或动手去攻击别人,而不能让他改正自己的行为。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镇静地把孩子拉开,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 及时和孩子谈谈:等孩子冷静下来,你要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最好是在孩子心情平静但还没忘记整件事之前,就及时和他谈谈,理想的时间是在事情发生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告诉孩子有时候生气是很自然的,但不应该推人、打人、踢人或咬人。告诉他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发泄愤怒:找个球踢、用拳头打枕头、找大人调解。 不良因素让孩子“暴力” 孩子的暴力行为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和后天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密切相关。 因素一:不良家庭环境及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 镜头:文文追着小汽车在家跑来跑去,边跑还边学着小汽车“嘟嘟”地大叫,正在写方案的爸爸,一再要求文文“安静一点”,但都被文文当耳边风,爸爸生气地一把抓住文文,狠狠地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两下说:“叫你不听话。” 解读:父亲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导,孩子听话时就百般惯宠,一旦孩子犯错误了就拳打脚踢,在这种“溺爱加暴力”的家庭影响下,孩子耳濡目染,在处理和同伴的关系时,也是一不如意就拳打脚踢或大喊大嚷。这不是孩子天生爱“暴力”,而是在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经验是负向的。“绝对权威,高压统治”和“过渡溺爱保护”类型的家庭都容易导致儿童“暴力”行为的产生。 怎样做: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不要对孩子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这很容易让孩子“耳濡目染”,模仿家长不正确的行为。有的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这不但难以让孩子心服口服,更容易把孩子引向不正确的道路。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当然,是“坏榜样”还是“好榜样”,就取决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了。 父母不纵容:父母的溺爱与纵容也会培养或间接鼓励孩子的暴力行为,有的父母在孩子被人欺负了时说:“不要怕,你也狠狠地揍他。”此时的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传授攻击性行为,是在教孩子错误的处理方法。 不帮孩子推卸责任:在生活中有一种家长,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做家长的赶紧把他扶起来,生怕孩子哭,就踩踩地板说:“臭地板,坏地板,让宝宝摔倒了。”要是孩子碰到了桌子,家长就打打桌子说:“桌子不好,碰到宝宝了。”总之,什么都是其他人的错,孩子自身是没有责任的,什么事都怪别人,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就产生了一种不良影响,什么都是人家不好,没有自己不对的,碰到一点事就怪别人,攻击别人。 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和谐正向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适宜的心理、物理环境,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通过强化加剧孩子的攻击行为表现。 父母的温情:父母对孩子的温情、适度的要求以及彼此一致的反应等能够促进孩子行为的健康发展。如父母婚姻关系好、家庭氛围融洽,对孩子采用较为一致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敏感度高、积极教养行为较多,孩子的行为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则孩子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就较多。 因素二:电视等传媒的负面影响 镜头:晓黎和悦悦在楼下玩游戏,两个人一个人当灰太狼一个人当懒羊羊,你追我赶的玩得可开心了。玩着玩着,只见晓黎大叫一声:“懒羊羊,我可抓到你了。”然后使劲把悦悦推倒在地上,叫道:“哈哈,有羊肉吃了。”被推倒在地的悦悦,痛的大哭起来。 解读: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孩子与这些传媒的接触越来越多。有些家长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不加任何指导和选择。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给幼儿提供了样板,尤其是一些电游中的暴力动作游戏,更具有负面影响。孩子的特点是好模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后学会了“暴力”行为。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同伴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不加分辨地模仿。 怎样做: 做好过滤器:看起来似乎天真无邪的动画片和其他所谓的儿童节目里其实经常充斥着叫喊、威胁、推搡和打人的情景。所以,你要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监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如果电视节目里出现了你认为不好的内容,要和孩子谈一谈:“你看见那个孩子了吗?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把朋友推开,那样是不对的,是不是?”及时给孩子指出不对的地方。对孩子所看的电视节目和影像作品,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过滤,让孩子远离不好的内容。 活动多样化:孩子本来就不宜多看电视,因此,家长可准备多样的活动,让孩子自愿离开电视。如带着孩子进行一些有趣又轻松的亲子游戏,或者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手工,甚至在做家务时让孩子当个“小帮手”……用一些有趣的事情,将孩子从电视机前吸引过来。 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有些家长自己爱看电视,也喜欢带着宝宝一起看,觉得在自己娱乐的同时也照顾了孩子。实际上,大部分的节目都是不适合孩子观看的,里面会有许多攻击性以及暴力甚至血腥的镜头,会让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认为,成人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些行为是正确的。
标签: 孩子 宝宝 自己的 父母 暴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kidbbs.com/zaojiao/xwxg/1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