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的争执,往往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对与错,只是由于各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意见。其实,如果没有大人的介入、没大人明显地一贯地、不分对错地支持一方,他们的争执很可能很快平息下去了。 毛女士和儿子吃过晚饭后来到操场散步,儿子很快融入到小伙伴的游戏中去了。毛女士就在边上和大人聊天。没过多久,却听到孩子们的争吵声:“这是我的小凳子”“不是,是我的!”循声看去,小杰和儿子正在枪操场上的小凳子,各自抓着凳子不肯放手。毛女士正要过去制止,却被边上一位老师拦住了:“你先看着,看看他们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毛女士有点顾虑,还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在一旁“监视”起他们的行动。 他们的争吵已经升级:小杰的脸涨得通红,儿子也瞪圆了眼睛,两人就像好斗的公鸡,僵持不下。这时,一旁懂事的佳佳急了:“别抢,老是这样谁也别想坐。”两只“公鸡”像见了救星“是我先拿到的。”“不对,是我先拿到的,我的凳子。”两人争着向佳佳诉说,期望得到她的同情。佳佳听了也很为难,想了想:“要不你们剪刀石头布吧!谁赢谁就拿凳子。”两人想想同意了。“石头、剪子、布”经过一番角逐,儿子赢了,小杰只好不开心地服气。 在这则事件中,家长以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有介入孩子们的争吵,但孩子们却自己和平解决了。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都无法理解的,因为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在孩子们冲突的第一时间帮助平息矛盾。而没有想过要放手还孩子们自己来解决冲突。 其实,孩子之间的争执,往往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对与错,只是由于各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意见。其实,如果没有大人的介入、没大人明显地一贯地、不分对错地支持一方,他们的争执很可能很快平息下去了。国外的幼儿园,小朋友发生争执,很少向老师告状,老师也很少明显地介入(当然暗中还是关注的),让他们自己解决。有时有好几个小朋友在一起,他们会讨论出一个“对错”来的。从自身发生的事、自己判断出是非,对儿童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没有哪一方受谁支持,很公平。 所以,如果孩子间发生了争吵,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父母要耐心听,不要急于解决。发现孩子争吵时,只要不是那激烈,不会发生过头现象,不会造成伤害,父母就要耐心听他们为什么事争吵,做到心中有数,一般不要急于管,让他们争吵一会儿,他们把话说完了或是意见统一了,自然就不争吵了。 2、先转移注意力,后冷静处理。当孩子争吵非常激烈,有打架的趋势时,父母可先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说:“××你的衣服怎么样了?”或父母拿件玩具说:“这玩具是谁的呀?”这样两方孩子的注意力马上转过来看衣服或看玩具,顾不上争吵了。等他们冷静下来以后,大人再询问争吵的原因。 3、听清原因,不要轻易评判。父母发现孩子间争吵,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开始就说“不要吵了”,“谁吵我就打谁”,或是用恫吓的方法吓唬孩子说:“你们都是坏孩子,再呼和浩特我就把你们送公安局去!”这样做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因为孩子争吵必定会有原因,或是谁拿谁的玩具,或是谁打了谁,或是谁不跟谁玩了等等。即使很小一个原因,孩子也会争吵起来,所以父母一定要问清原因,不能轻易评判。孩子间的争吵,反映着双方关系不协调。暂时有了障碍,只要父母采取调和的手法,说说双方的优点,鼓励他们有勇气承认错误,让他们互相说声“对不起”,孩子就和好了,父母不要非评个谁是谁非不可。 4、父母不要急躁,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发生争吵,必然声音大,态度不好,父母看,千万要冷静听听他们争吵什么,手里拿什么东西,在不了解原因前不要横加指责,各打五十大板。这样简单、粗暴地处理,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5、孩子争吵,父母要很进行引导。对孩子争吵如果引志不当,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因为孩子心理和语言发展水平有限争吵大多利用动作方式,难于展开语言争辩,所以父母要很好地加以引导。比如:“××是讲道理的”,“××说得对”“××听父母说的话”等等,以鼓励表现好的来诱导表现不好的,这样会立即奏效。 6、孩子间相互争吵,父母要给以正确的评价。孩子争吵,父母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要以谁会说,谁的力气大就说谁占理。这种不公正的评判,会使孩子是非不分,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致影响孩子正确认识做人的标准。
标签: 孩子 父母 他们的 孩子们 凳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kidbbs.com/zaojiao/xwxg/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