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3-22 12:00:20
学点心理学:“标签”效应
先来看一个故事:
二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于是组织了一批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并且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专家们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然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在心理学上,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也叫“暗示效应”。
贴标签容易,撕标签难
“我家孩子太内向了,见到人都不会打招呼”;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别人都会做就你不会!”
“你是不是有多动症?屁股上就像长了刺似的,坐也坐不住!”
……
家长以为这么说孩子,是给孩子指出错误,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然而,这些标签准确地说应该叫做负面标签,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危害一伤害孩子自尊
家长如果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评价,并且会影响到孩子的快乐成长以及未来的适应性。
危害二引导孩子踏入歧途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贴上“自私”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你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家长贴的不良标签会成为孩子脑子里挥之不去的魔咒,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你嘴里说的那个孩子。
巧用“标签效应”
负面标签对孩子的伤害是渐进式的,一次两次或许不会有严重后果,但家长如果长期这么做,
别随意定义孩子性格
当你的孩子做一些积极的或消极的事情, 注重事件本身,而不要对孩子的个性、性格下定义。例如:
①孩子喜欢随手丢玩具,请对孩子说,这是 “不负责任的”,而不是批评他这样就是“懒”。
②孩子好动,一刻不停,请注意引导孩子的兴奋点,让他能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游戏感兴趣,从而让她逐步养成良好的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而不是训斥他“多动症”。
③孩子见人不爱打招呼,请多为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而不是批评他“内向、害羞”。
④孩子做不出题来,可以对孩子说:“请你用心些!”而不是批评他“不用心”。
贴上阳光向上的标签
“标签”具有强烈的暗示和定性导向的作用,对于自我认知养成期的孩子来说,这种引导作用尤其显著。
因此,家长真想给孩子贴标签,可以贴勇敢、礼貌、讲卫生等标签,例如:当孩子帮大人摆碗筷时,你可以表扬他:“你真是个勤快的孩子,你帮了妈妈大忙啦!”这样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强化了“好”的行为,也就淡化了“坏”的行为,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
不作虚夸、不实的表扬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家长自然应当给予称许,但赞扬不能脱离实际,而应实事求是。因为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一旦发现表扬并非事实,立即会感到十分沮丧,从此对家长和老师的话失去了信任,对自己的优点也失去了信心。
另外,对于有些正面标签,特别是那些天生的、没有经过努力得来的特质,还是不要贴标签的为好,例如:聪明,小美女,小帅哥等等,这种正能量不是孩子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因此,对于孩子也是没有什么鼓励和激励作用的。
夸美纽斯说:“儿童比黄金更为珍贵,但是比玻璃还脆弱。它是易于被震荡和受伤的,甚至成为不可补偿的损伤。”
因此,父母千万别给孩子随意贴上负面标签,最应该做的就是自己不断地变优秀,成为一个好父母!
哺乳期一个月的宝宝在夏天怎么避免被蚊虫叮咬?可以用电蚊香液?夏天的天气炎热,也是属于蚊虫多发的季节,而不少的宝宝再夏天也是会
在夏天哺乳期一个月的宝宝可不可以吹风扇?可以开空调吗? “邯郸3名初中生杀同学案”: 邯郸一中学生坠楼 重启之极海分集剧情(重启之极海一共有几季) 宋亚轩个人资料作品介绍(宋亚轩个人资料作品介绍大全)